WUCHENG FURNITURE CO., LTD
集工厂,展厅为一体,专注于办公家具
全屋定制等家具的研发,生产,销售及安装
15248178999 (吴总)
15326029319 (吴总)
通过鸡蛋壳想到给细胞“穿衣服”
6年前,浙江大学的唐睿康团队想出了一种给细胞“穿衣服”的方法,而这一想法来源于鸡蛋。“鸡蛋受到蛋壳的保护,那我们可不可以也给血红细胞造一层壳呢?”论文的..作者,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、浙大转化医学研究院王本副教授说,他们希望能在实验室中创造出带“壳”的细胞,赋予细胞不同的功能与特性,科学家们称之为“细胞表面工程策略”。
给红细胞“穿衣服”,让它们“骗过”细胞表面抗原。想起来容易,但做起来很难,“我们需要为红细胞找到一件合适的外衣材料,并把它‘穿’到红细胞身上。”王本说,这一研究很有难度,一是寻找“布料”,二是量体裁衣,让这件衣服“宛若天成”,“衣服不能裹得太严实,这样会影响细胞膜本身流动性,但也不能裹得太松,这样抗原可能会‘暴露’。”
对此,团队成员们做了很多的尝试,选定了聚多巴胺。这个概念非常灵巧,因为它可以通过前驱小分子多巴胺的原位作用形成表面修饰,而且所得到的聚多巴胺层的组成单元也是人体内原本具有的物质。
根据体外实验证实,“穿新衣”的血液在错配的情况下,原本应该发生的抗原反应并没出现,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依然保持不变,例如携氧能力。为了进一步验证,课题组还进行了小鼠试验,改造后的红细胞保持着原始红细胞的行为特征,拥有类似的生命周期,即便经过多次输血,也没有激起受血者的免疫反应。
“如果大量储存以备紧急情况快速输血之需,或者用于应对稀有血型人群的血液储备不足,对于医疗卫生工作都将是无价的资源。”王本说,目前的研究只针对ABO血型系统做了测试,下一步非常有必要将该体系应用于RhD血型系统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熊猫血”。王本还说,“我期待更深一步的理工学科和医学的交叉研究。”
尽管这一研究展示了令人兴奋的临床应用前景,但唐睿康教授认为,目前来说它仍然只是一项技术手段,要真正造福普通病患,还需要进一步的大动物模型实验,和临床前试验,这样才能够放心地使用。5月15日发表在英国化学会杂志ChemicalScience(《化学科学》),并被ChemistryWorld(《化学世界》)作为亮点工作报道。
来源:人民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