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UCHENG FURNITURE CO., LTD
集工厂,展厅为一体,专注于办公家具
全屋定制等家具的研发,生产,销售及安装
15248178999 (吴总)
15326029319 (吴总)
导读:木材变色是木材常见的缺陷之一,针对不同的变色类型,需要针对性的解决。那么木材加工过程中有哪些变色的类型?又该如何应对呢?内蒙古木制品加工厂将为你一一解答!
木材是天然高分子材料,具有可再生和可循环利用的特征。木材以独特的花纹、绚丽的色彩和良好的加工性能成为表面装饰、家居产品制造的理想材料。
木材的颜色是判断木材表面性质、木材品质和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。均匀、自然、舒畅的木材颜色是保障.终产品良好外观的基本要求。
但木材变色现象十分普遍,经过采伐的原木,经过加工的板材,以及在干燥和后期深加工期间的木材,常常会在表面或内部发生各种变色。
木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变色缺陷不但影响了产品的美观,而且有的木材变色后硬度加强,质地变脆,大大降低了木材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。
木材为什么会变色?
木材中与颜色有关的化学成分主要来源于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木质素、半纤维素和抽提物。
当温度、时间、木材含水率、pH值、氧气及抽提物的含量等发生变化时,半纤维素、木质素和某些抽提物组分经过降解,氧化或缩合等复杂的化学反应造成颜色变化。
根据变色的原因及性质,主要分为以下三大方面:
01 生物变色
生物变色是木材变色中对材色破坏.严重的一种,如蓝变。木材受到变色菌侵害而产生,一般边材变色的居多。霉发生于木材表面可以擦掉或刮掉;变色菌进入边材内部则不容易除去。
02 光变色
光变色被认为在木材变色中占主导地位。变色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木材组织成分中的单宁类、黄酮类及酚类化合物。木材抽提物在木材干燥过程中,随水分移动到木材表面,在光照下发生氧化,产生变色物质。
03 化学变色
化学变色大多指木材中的化学成分与外界物质接触发生的颜色变化,如含单宁类较多材种与金属接触材面发生蓝或红变色,或在酸或碱的介质中,发生红变或褐变等颜色变化。
木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变色缺陷对制造成本、产品质量等都有较大影响。针对这一色问题,加工企业可以在不同的阶段,结合木材具体情况进行防治。
一、贮存过程中的变色防治
贮存过程中主要已发生生物变色,霉菌和变色菌的生长繁殖都需要氧气,变色菌在木材含水量为55%~99%时发育.好。含水率超过150%时,变色菌因缺氧难以生存;含水率小于25%时,因缺乏水分,菌生长受到限制。
物理保管法分为三种:
1 干存法
干存法是使木材含水率迅速减低到木材气干的程度,堆放木材的场地通风要好,材堆.好能做到“上盖、下垫、中通风”。
2 湿存法
湿存法楞垛需经常进行喷淋水,..次喷淋水时间要长,使楞垛木材全部淋湿为止,以后每次喷淋10~15min,每昼夜喷淋3~5次。
3 水存法
水存法是把原木沉浸在水中,对露出水面的原木喷水,或用树枝及其它材料加以覆盖。这种方法特别适宜我国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南方地区。
除了物理保管法,还可以利用化学药剂杀死或抑制侵染木材的菌,防止菌进入木材造成变色或腐朽,如可用防蓝剂涂布新伐材的端面。
二、干燥过程中的变色防治
木材干燥过程中发色变色原因是木材的内在因素在干燥环境变化、木材内水分迁移等的作用下发生的自身化学成分的氧化、聚合、讲解等反应。
有些木材经高温加热后,半纤维素及酚类物质产生聚合反应,形成茶褐色、红褐色污染如毛榉、山毛榉、连香树、椴木等阔叶树材,都易出现热变色。热变色可用碱性过氧化氢或亚氯酸钠溶液反复涂刷木材表面而除去。
良好的干燥设备和适合的干燥工艺十分重要。企业应该根据加工利用的要求不同,研究木材材性、干燥方式等对木材干燥变色的影响,确定适宜的干燥环境。
三、涂装过程中的变色防治
在水性涂装过程中,常会出现局部黄变现象,造成黄变的主要原因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木材中的化学物质——单宁酸。单宁酸溶于水,迁移到漆膜表面后,在光照下发生氧化,从而造成黄变。
解决涂装过程中的黄变问题,.好的方法就是做好底漆封闭。
封闭底漆的原理是依靠粘度较低、渗透力强的溶剂渗入底材的导管和毛孔中,渗透进去的固化剂同树脂反应后形成网状结构的高聚物,进而将导管和毛孔堵住,从而关闭木材内外水分流通的通道。
封闭底漆与油脂类物质可以形成离子键,从而有效地把这些物质封闭固定在界面上,使底材中的油脂或单宁酸无法渗透到外表面,增强涂膜的效果。